制藥上游設備國產替代成大趨勢,這些細分領域前景樂觀
企查查數據顯示,十年來我國生物制藥企業注冊量逐年增長,2021年上半年共注冊1979家。目前,我國現存生物醫藥企業已逼近4萬家。業內普遍認為,未來十年將是中國生物醫藥從趕到超的“黃金十年”。在此背景下,制藥上游的設備和耗材市場也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,或催發國產替代浪潮,改變我國制藥設備行業長期被國際巨頭壟斷的局面。 值得一提的是,制藥上游不同的細分領域,國產替代的難度也不一樣。例如,就生物反應器而言,作為細胞進行發酵并生成目標產物的承載設備,生物反應器在生物制藥生產環節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,對于產業的發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。 從可進行國產替代的領域來看,目前不銹鋼生物反應器的技術難度相對比較低,更容易進行國產替代。而一次性生物反應器面臨著較高的壁壘,尤其是傳感器、膜材等零部件被外商壟斷,短期內國產企業實現國產替代的難度比較大。 不過業內指出,相比于不銹鋼生物反應器,一次性技術更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、增強無菌保證、提高產量,并且可以大大降低綜合生產成本,近年來,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在生物CDMO等醫藥領域的應用已經愈加廣泛,預計未來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的市場規模將會迎來快速增長。這也意味著,技術難度低的不銹鋼生物反應器在未來可能會面臨需求減少的局面,在此背景下,國產生物反應器企業應抓住當下的機遇,加大一次性技術的攻關,突破“卡脖子”環節,才能助力醫藥產業更高質量的發展。 除了生物反應器以外,層析填料、離子交換填料、疏水填料,以及培養基等領域目前所占的份額雖然較小,2020年市場空間累計約85億元,但業內認為這些細分領域的替代前景也會比較樂觀。 一方面,在國內生物大分子市場興起的背景下,藥廠對上游廠商需求響應、供貨周期等方面的需求和要求更為迫切,再疊加近年來在集采等藥政影響,藥企成本控制壓力不斷加大,國產廠商具備突圍的充分條件。以層析填料為例,過去由于開發及制備難度較高,國內市場主要被進口廠商壟斷。近年來隨著下游生物藥的快速發展,成本的攀升,以及國產廠商在技術上的不斷突破,國產填料需求擴張,未來潛在發展空間較大。 另一方面,資本也在持續加碼這些細分領域,有望加速實現進口替代。例如,近日,國產生物分離填料企業博進生物獲毅達資本投資,所募資金將用于博進生物泰州生產基地建設。據悉,此次融資后,公司將投入更多的資源,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高品質層析填料。業內認為,資本頻頻入局后,相信能夠助力國產層析填料的崛起,幫助國內制藥企業擺脫高度依賴進口填料耗材的局面。